找到相关内容5420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施戒得名利

    获得名流传?如何获得善友亲?   佛陀也以偈语回答天子所问:   能得好名声,布施可得广大财,  真诚实语名流传,恩惠普施善友亲。   天子听闻佛陀宣说的法义,欢欣喜悦,再次顶礼佛陀后,便隐没不见。   善名美誉、财货利禄,为世人所喜爱,也为天人所求。一个人如果能够奉行佛陀所说的布施、、不妄语的教示,必定能在今生后世获得广大的利益,得到无尽的善法功德。所谓“布施如播种,善心如禾苗”,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布施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059329965.html
  • 佛使比丘答:为什么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方法时,没有提及、定、慧、行善、布施等呢?

    “为什么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方法时,没有提及、定、慧、行善、布施等呢?” 佛使尊者答: 实际上,这些都是辅行,而不是佛法的核心。行善、布施、、修定和修慧...mdash;当接触任何外境时,都不会产生“自我”,能保持平常心,而不被境转。  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“自我”,和修定是为了调御“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一问一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840271119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菩萨行六度中,为什么称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,为何如此说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六度万行是菩萨修证佛道的阶梯,六度圆满,就是佛道之圆满。   六度就是布施(梵语dana)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(梵语dhyana)、智慧(般若)是也。为什么称前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呢?因为般若如大明灯,能普照黑暗天地,使天地光明,走路才不至于走错方向或跌倒碰伤;同样的理由,在修证佛法的过程,布施、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若无智慧牵引,往往会修错了,走入歧途,甚至盲修瞎炼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84012198.html
  • 问:年轻人,怎样破除对色的执著和欲望?

    。如果不希望因此影响自身修行,可以通过、修定、作不净观等方法逐步克服并消除欲望。,能避免引发色欲的外缘;修定,则能调整内心,从而以法乐代替欲乐,这才是彻底的解决之道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92677906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略注:两舌戒

    第十九两舌戒 心为罪之源,形为罪之薮,修行人降伏其心,慎勿纵我为非。 若佛子,以恶心故,见比丘,手捉香炉,行菩萨行,而斗遘两头,谤欺贤人,无恶不造者,犯轻垢罪。 佛子未断烦恼,故起恶心,恶不容善,恶人见到比丘,心内不喜,何况又见他手捉香炉,礼敬十方。 香是信使,行者烧香,十方诸佛悉皆遥闻,海会菩萨亦悉尽知,故凡做佛事者,必先燃香,禀告四方,手捉香炉,或念佛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|口业|两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9521391431.html
  • 为基、以禅为本,加强道风建设,彰显佛教本色

    涵盖了全部的佛法。道风即修道的风气。“严谨、精进禅修”是出家人的本分事,是佛教的优良道风。只有、修定才能开启出世间的智慧,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才能出淤泥而不染,树立出家人...;重新举起‘以为师’的旗帜”的号召。然而目前全国的风气并不很浓,除少数戒律道场较严谨外,很多出家人害怕,不愿,闻戒生畏,感觉如同被禁闭,会失去...

    真明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3154877.html
  • 成都市委常委包惠赴佛教场所调研并看望佛教界人士

  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。   二是处理好个人与容众治教的关系。以为师,是佛教的光荣传统,出家僧众,都应努力以戒律规范自己的全部修行生活。寺院负责人作为宗教界代表人士,既要重视个人,更要带领僧众与信众履行好戒律规范下修行生活的社会职责,应不断加强道风建设,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容众治教的关系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,树立正信的佛教形象,更好地带领信众,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看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8364421163.html
  • 浅谈戒律的重要性

    浅谈戒律的重要性   作者界承,江西佛学院正科班学僧  佛法的基本纲领是、定、慧三学,而在三学之中,又以学为先导,它是五乘共法,也是佛道的基石。不但能保住人身,不堕恶道,而且还能积集...为师”。   功德,无量无边,略述有七个方面:  1、促进僧格,庄严威仪,如身和同住,口和无诤,意和同悦,和同修,见和同解,和和同均。  2、提高僧团的凝聚力。  3、不堕恶道。...

    界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549710.html
  • 何谓三学

      何谓三学   “三学”是指佛教修学、定学和慧学,“三学”包括了佛教思想的全部内容。 学,即戒律之学,泛指佛教为出家僧尼和居家信徒所制定的一切戒律仪规。按内容可以分为止和作两种。止是指“止非防恶”一类的戒律,包括五戒、八戒、足戒等。五戒是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八戒全称为“八关斋戒”、“八斋戒”是为在家信徒制定的戒条,内容是在前五戒基础上,增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3.html
  • 遵循“冬修夏学” 莲开净寺圆满举行佛七共修

    精进念佛 大众共修 佛七现场 莲开净寺报道:广东莲开净寺是倡导以“为本、净土为归”的修学宗旨的道场,遵循着“冬修夏学”的祖德遗风,夏天举行“结夏安居学”,冬季举行“静修佛七”,每年冬季都要打几个念佛七。2005年,莲开净寺原计划打五个佛七,因举办冬令营活动,日前,提前一周圆满结七。

    佛教在线

    |遵循|循“|“冬|冬修|修夏|夏学|学”|”莲|莲开|开净|净寺|寺圆|圆满|满举|举行|行佛|佛七|七共|共修|修图|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1/2002562600.html